top of page
blog_banner-1980x300.png

【PRE Security 多租戶管理】AI 原生 Multi-Tenant Management System,強化 AI 原生 Predictive SecOps 架構

  • 作家相片: Estrella Wei
    Estrella Wei
  • 7月16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已更新:9月16日


作者:Jeffrey Burt | 編譯:AIShield 編輯部 | 發稿日期:2025 年 7 月 16 日

多租戶管理
圖片出自:MSSP Alert

隨著企業 IT 架構持續向雲端與邊緣環境分散,資安管理的複雜度正急速上升。安全團隊不僅要整合多種資安工具,還要應對 AI 驅動的新型態攻擊。美國新創公司 PRE Security 近日宣布,在其 AI 原生預測型 SecOps 平台中引入 多租戶管理系統(Multi-Tenant Management System),協助 MSSP(託管資安服務供應商)與大型企業,實現跨環境資安營運的集中管理與主動防禦。



分散式 IT 環境下的管理挑戰


PRE Security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Paul Jespersen 指出,MSSP 客戶通常同時存在內部部署(on-premises)與雲端環境;企業內部更可能分為不同事業部或子公司,各自使用不同的資安工具與數據來源。政府機構的情況更為複雜,一個部門下可能有多個獨立單位,採用不同的 SIEM、XDR 或 SOC 平台。


在這種多樣化、分布式的架構下,資料蒐集、關聯分析與統一管理的難度與成本都大幅增加,現有多數系統的支援度有限,導致資安團隊在事件響應與威脅預測上存在延遲與盲區。



AI 驅動的 SecOps:從被動偵測到主動防禦


PRE Security 的 AI 原生預測型 SecOps 平台
圖片出自:AIShield

PRE Security 的 AI 原生預測型 SecOps 平台,結合生成式 AI(Generative AI)與代理型 AI(Agentic AI),將資安作業從「規則觸發」轉向「行為預測」,並以 AI-First 策略整合多種安全工具,取代或強化如 Splunk、QRadar(Palo Alto Networks 於 2024 年收購)、Microsoft Sentinel 等傳統方案。


核心功能與技術亮點


  • AI SIEM:利用 AI 自動化處理資料擷取、清理與管理,支援跨來源的威脅關聯分析。

  • Generative XDR:生成式 AI 將跨事件警報關聯起來,並可偵測未知或變種威脅。

  • Predictive AI:在威脅與事件發生前進行預測與防範,減少零時差攻擊的影響面。

  • SOCGPT:AI 助理,管理系統內外互動,包括動態視覺化、報告產出、文字與語音介面。

  • Parserless Data Ingestion(免解析器資料擷取):透過 AI 語義分析自動辨識日誌格式並結構化資料,不論來源是 syslog、JSON 或自訂格式,都能快速擷取關鍵欄位(如時間戳、來源 IP、事件類型),縮短部署時程並降低維運成本。



Generative XDR 對抗 AI 驅動攻擊


相較傳統 XDR 依賴人工建立規則(「配方」式偵測),PRE Security 的 Generative XDR 已訓練 AI 理解 MITRE ATT&CK、Kill Chain、Sigma 規則、CVE 資料庫等資安知識,讓偵測能基於行為模式進行判斷,而非單純比對指標(IoCs)。


實例說明:某勒索軟體集團利用 AI 自動生成數百種變種,修改檔案雜湊與部分程式碼,傳統規則式偵測只能擋下已知版本;而 Generative XDR 透過攻擊流程與行為特徵分析,即便變種程式外觀不同,也能成功攔截。


Jespersen 強調:「我們用 AI 對抗 AI,因為攻擊者同樣利用 AI 輕易變異或偽裝攻擊,傳統偵測方法正變得愈來愈脆弱。」



多租戶管理結合 miniSOC:靈活部署模式


PRE Security 在兩個月前的 RSA Conference 同步推出:


  • GenAI EDR:生成式 AI 與代理型 AI 端點防護方案,取代靜態、規則式 EDR,並將 Windows 事件日誌與登錄檔變更即時串流到 AI 引擎 CyberLLM,進行關聯分析與風險預測。

  • miniSOC:企業級 AI SOC-in-a-box,部署於 M4 晶片 Mac mini 或 Mac Studio,內建 CyberLLM、AI SIEM、Parserless Ingestion 與代理型 AI。


多租戶管理 + miniSOC 的部署優勢


  • 在終端用戶現場部署低成本、高效率的硬體(on-prem)

  • 遠端集中管理多個 miniSOC 與 SaaS 環境

  • 同時支援不同規模與需求的客戶,提升服務彈性



總結:集中化管理 × 預測式防護


PRE Security 的多租戶管理系統不只是管理介面,更是一個 AI-First、多租戶架構的 SecOps 平台,能同時解決管理與防禦兩大挑戰:


  • 降低跨環境資安營運的管理成本與整合時間

  • 透過 AI 加速威脅偵測與事件回應

  • 有效對抗 AI 驅動的變種攻擊與零時差威脅


在資安營運日益分散、威脅持續演進的背景下,這類架構將成為 MSSP 與大型企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力。



🔍資安名詞小辭典(本篇術語快速解釋)


SIEM (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)安全資訊與事件管理系統

SIEM 是一種集中化的安全管理平臺,主要功能包括:

  1. 資料蒐集與整合:從網路設備、防火牆、伺服器、應用程式等多種來源即時收集日誌(logs)與事件(events)。

  2. 事件關聯分析:透過預先設定的規則或行為模式,將不同來源的日誌串連起來,辨識出潛在的安全威脅。

  3. 即時告警與通報:當偵測到異常或符合高風險模式時,系統可立即發出告警,並推播給資安團隊進行調查。

  4. 合規報表與稽核:自動生成符合法規(如 PCI-DSS、ISO 27001)或業內最佳實踐的稽核報表,減少手動匯出與整理的時間。

  5. 威脅趨勢可視化:以儀表板或報表形式呈現攻擊趨勢、事件分佈與處理狀況,協助決策者掌握組織整體資安態勢。


EDR (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)端點偵測與回應系統

EDR 聚焦於個人電腦、伺服器、行動裝置等「端點」的安全防護,主要特色有:

  1. 行為監控:持續觀察端點上的進程啟動、檔案操作、網路連線等行為,辨識可疑模式。

  2. 威脅偵測:利用規則、威脅情報與機器學習模型,偵測已知攻擊手法(如勒索軟體)與新興的零時差攻擊。

  3. 自動回應:發現異常後,可自動隔離受影響端點、終止可疑進程,並清理惡意程式。

  4. 取證與分析:將偵測到的事件詳情與相關檔案保存下來,提供後續資安團隊做深度調查與法證分析。

  5. 持續調適:結合威脅情報平台,自動更新偵測規則與指標,以因應不斷演變的攻擊策略。


Parserless Ingestion (免解析器資料擷取技術)

在傳統資安平台中,資料擷取往往需要針對每種日誌格式開發專屬「解析器(parser)」。Parserless Ingestion 則透過 AI 自動辨識並結構化各式原始日誌,具體優勢:

  1. 快速接入:無需額外開發或部署解析器,即可立即開始蒐集與分析新系統、第三方設備或自訂應用的日誌。

  2. 高度彈性:面對格式不一或不完整的日誌,也能準確抓取關鍵欄位(如時間戳、來源 IP、事件類型)。

  3. 降低維運成本:免去手動維護與更新解析器的繁瑣作業,將資源集中於威脅偵測與回應上。




想在多雲與混合環境中,統一管理跨租戶資安營運並提前阻斷威脅?立即聯絡艾盾資科,請洽:contact@aishield.com.tw,預約技術顧問洽談或安排 PoC(Proof of Concept)試用,搶先體驗 AI-First SecOps 帶來的營運優勢。




本文翻譯自 MSSP Alert 原文:" PRE Security Brings Multi-Tenancy to Its AI-Native SecOps Platform "

發佈日期:2025 年 6 月 30 日

原文連結:MSSP Alert 文章


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