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blog_banner-1980x300.png

【Intezer AI SOC 架構解析】打造自動化防禦流程:AI 分析、工具整合與實務建議

  • 作家相片: Estrella Wei
    Estrella Wei
  • 8月1日
  • 讀畢需時 6 分鐘

已更新:8月29日


作者:Itai Tevet | 編譯:AIShield 編輯部 | 發稿日期:2025 年 8 月 4 日

圖片出自:AIShield
圖片出自:AIShield

隨著資安威脅日益即時化,企業 SOC 亟需從傳統的人力密集模式,進化為結合 AI 分析與自動化應變的新型態架構。


本篇文章以 Intezer 近期在 AI SOC 領域的實戰經驗為例,深入解析企業如何推動自動化資安營運架構。針對現代 SOC 架構的三大關鍵元件進行技術解析,並提供實務上的整合建議。



當前推動 SOC 自動化轉型的關鍵挑戰


  • 資安人才短缺:資安專業人力供不應求,嚴重限制 SOC 高效管理與應對威脅的能力。

  • 告警量過大:由於裝置數量與連線持續增加,攻擊面擴大,SOC 面臨龐大的告警壓力,難以辨識誤報與真實威脅。若分析師長期處於告警疲勞狀態,將大幅提高企業風險。

  • 人工監控與應變效率低:傳統的手動資安流程緩慢且易出錯,難以即時回應事件。例如進行記憶體鑑識時,所需技術、人力與流程皆相當繁瑣。



提升資安作業自動化的效益


自動化能簡化威脅偵測與應變流程,提升整體營運效率,並大幅降低人工作業所需的時間與成本。


有效導入自動化亦能節省長期支出,不僅減少人力需求,也能降低因人為錯誤造成的損失。此外,自動化具備良好的擴充性,無需額外投入大量資源,即可因應日益成長的資安挑戰。


目前許多資安團隊雖已導入部分自動化流程,但大多數告警仍仰賴人工處理。若無法全面落實自動化,便容易產生流程落差,進而加重對外包 SOC 服務的依賴。


自建 SOC 自動化 vs 委外 MDR:該如何選擇?
自建 SOC 自動化 vs 委外 MDR(圖片出自:AIShield)

自建 SOC 自動化 vs 委外 MDR:該如何選擇?


選擇「完全自動化」SOC,或是委由 MDR(託管式偵測與應變)等第三方服務商處理,應根據以下幾項關鍵因素進行評估:


  • 控管能力與客製化:自動化讓組織能掌握安全流程,並根據自身需求設計彈性方案。

  • 成本效益:雖然前期建置成本較高,但長期來看往往比持續委外更具經濟效益。

  • 專業資源取得:外包可快速取得頂尖技術與資安專業,特別適合缺乏資源或人力的組織。

  • 法規遵循與內控:將 SOC 運作維持在內部,更有助於法規遵循與直接監控,這在第三方服務中相對難以掌握。


兩者各有優勢,選擇應視企業目標、資源與資安策略而定。部分 MDR 服務也提供超越 24/7 告警處理的專業建議與風險規劃。



AI 驅動 SOC 自動化的三大關鍵技術


Autonomous SOC(自主型 SOC 平台)


自主型 SOC,也稱 AI-SOC,是近年興起的自動化解決方案,旨在彌補資安團隊的人才與技能缺口。這類系統運用人工智慧,模擬人類分析師的決策與調查流程。大多數產品專注於告警分級流程,可自動處理 Tier 1 或 Tier 2 層級的任務,例如端點偵測、釣魚郵件通報、SIEM 告警等。


透過自動處理重複性任務與降低告警疲乏,自主型 SOC 不僅可取代傳統代管服務,也可強化內部團隊效率,讓資安人員能專注於真正重要的威脅調查與處置。


👉 代表廠商: Intezer


📌 Tip: 選擇廠商時,應評估其技術成熟度,尤其是告警升級的準確性是否值得信賴,並確認其功能是否如宣稱般可靠。


📘 實戰案例補充:Intezer AI SOC 自動化應用


以 Intezer 的 AI SOC 平台為例,其自動化調查功能平均可在 2 分鐘內完成告警分級,有效提升處理效率。幫助企業將誤報過濾率提高至 97.6%,大幅減輕 SOC 分析師負擔。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全球多家中大型企業與託管式 SOC 業者。


🔗 深入了解 Intezer 自動化分析技術 → 產品介紹頁


SOAR(Security Orchestration, Automation, and Response)


SOAR 工具是現代 SOC 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,主要強化事件管理自動應變能力


它可有系統地追蹤事件處理流程,確保每一筆資安事件從偵測到解決都有完整紀錄。SOAR 還能建立並執行事件應變劇本,將重複、例行的任務自動化,提升反應速度,降低錯誤風險。


自主型 SOC 與 SOAR 的功能雖有區別,卻可互補強化整體自動化工作流程。許多資安團隊會同時整合兩者,結合 AI 判斷力與自訂劇本應變能力。


👉 代表廠商:Torq


📌 Tip: 部分 SIEM 或 XDR 工具內建劇本設計模組,可免除另購 SOAR 的需求;導入前應確認是否支援既有系統整合。


📘 部署建議:SOAR 整合與工具選型指南


對於尚未導入 SOAR 的企業,建議先盤點內部常見事件流程與現有 SIEM/XDR 系統支援度,再評估是否需引入獨立 SOAR 工具,或優先整合具備劇本功能的平台。導入初期,可先聚焦 2~3 種高頻率事件(如帳號異常登入、端點中毒、郵件可疑附件)進行流程自動化。


🔗 取得 SOAR 工具選型建議 → 請洽 AIShield 專人協助


AI Co-Pilots(AI 協作分析助手)


AI Co-Pilot 是新一代工具,可作為分析師的 AI 助理,特別用於處理複雜事件調查。


它運用生成式 AI 解讀並管理龐大數據,提供有助深入分析的上下文資訊。雖無法完全取代告警分級流程,但能有效輔助分析師進行詳盡調查,協助做出更準確的判斷。


👉 代表廠商:Crowdstrike


📌 Tip: 建議內部建立常用提示語(prompt)範例表,讓團隊更有效操作 AI Co-Pilot,並發掘潛在應用場景。



建構現代 SOC 自動化策略


SOC 自動化架構流程圖,展示告警來源、Autonomous SOC、SOAR、AI Co-Pilot 與資安團隊之間的互動
AI 驅動的 SOC 自動化架構示意圖(圖片出自:Intezer )

本圖展示 Detection Tools(如端點防護與 SIEM 工具)與 Autonomous SOC、SOAR 及 AI Co-Pilot 的整合流程。告警事件由偵測工具觸發後,交由 Autonomous SOC 進行初步自動化分析,並根據嚴重性分級,必要時升級給 SOAR 進行事件編排與任務派送。AI Co-Pilot 協助資安人員進行深度鑑識與判斷,形成一個協同自動化的高效率防禦架構。



健全的 SOC 自動化策略應依據各工具的強項進行任務分工:


  1. 告警分級自動化:使用 Autonomous SOC 篩選告警,只升級真正需要人力處理的事件,有效減少誤報處理時間。

  2. 案件管理與自動應變:導入 SOAR 工具進行事件控管,並依據 Autonomous SOC 的判斷自動執行應變行動,例如封鎖惡意 IP。

  3. 進階事件調查:部署 AI Co-Pilot 協助分析師深入解析已升級的複雜事件,快速提供特定時間內的網路行為等細節洞見。


    應優先導入哪個 SOC 自動化工具?
    圖片出自:AIShield

在導入這些工具時,應先盤點 SOC 當前最迫切的需求:


  • 若瓶頸在案件追蹤流程,請優先導入 SOAR

  • 若告警量過高難以應付,建議先部署 Autonomous SOC

  • 若需強化深度分析能力,可加入 AI Co-Pilot


最理想的做法是採漸進式、多層整合策略,從關鍵需求著手,逐步導入以利掌控。



SOC 自動化不是替代人力,而是釋放人力價值


SOC 自動化的真正價值,不在於取代分析師,而在於讓團隊能將有限資源集中於高價值的威脅判斷與策略規劃上。


從 Autonomous SOC 到 SOAR、AI Co-Pilot 的整合,已不再只是大型企業的選項,而是面對零信任架構、多雲環境與複合攻擊常態下的必要演進。

🔍 如果您正考慮導入 AI SOC、SOAR 或 AI 分析助手,AIShield 團隊可協助您盤點現況、提供品牌選型建議,並結合國際實例,協助您從策略到技術落地。


▶️【預約顧問會議】我們將根據您現有工具與痛點提供客製化建議




本文翻譯自 Intezer 原文:“Mastering SOC Automation in 2024: Tips, Trends and Tools“

發佈日期:2024年 5 月 3 日

bottom of page